解密新消费“河南现象”:胖东来、蜜雪冰城、泡泡玛特的崛起密码

Posted by AiuYH8 Crypto Hub on September 5, 2025

人均一杯 4 元柠檬茶、盲盒玩具改写资本座次、超市把“利润条”直接贴在吊牌上——为什么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品牌,都诞生在中原河南?
本文从赛道差异里提炼共性,拆解“高质平价”底层逻辑、极致供应链打法与豫商精神的三重合力,让你一次性看懂抖音持续刷屏的河南消费军团如何一路“卷”进全球市场。


郑州到上海,为何爆点总从河南冒出来?

2025 年《新财富》“500创富榜”上,蜜雪冰城张红超、张红甫兄弟以 1179 亿元身家首夺“河南首富”;6 月 8 日,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又以 203 亿美元冲上实时富豪榜第一。把镜头拉远,胖东来在许昌的天使城店被游客称作“反向五一景区”,周末日均客流 10 万+。
看似三大领域,实则一根主线——性价比 × 情绪价值 × 供应链效率


高质平价:Z 世代的真命题

人口结构变化驱动“理性消费”

  • 20-39 岁人群曾是消费增长第一大引擎,但 2018-2022 年却成为消费下滑首要原因,主要是 20-30 岁“Z 世代”收紧钱包。
  • 他们舍得为精神满足花小钱,却一眼看穿高溢价。

品牌招式拆解

  • 蜜雪冰城:4 元柠檬水一年卖 10 亿杯——用价格做营销
  • 胖东来:羽绒服吊牌直接写进价 321.3 元,毛利率 23.31%,自己给自己“砍”溢价。
  • 泡泡玛特:酷似“口红效应”,房不买、盲盒来一个,即时情绪补偿。

正是这种质价比+情绪共鸣的“组合拳”,让“新消费+河南”成为全网无法回避的热搜关键词:抖音话题#河南品牌有多宠消费者#播放量已破 32 亿。


极致供应链:把“慢功夫”打成“快壁垒”

河南“三不靠”的反向优势

无地理红利、无政策洼地、无名校集群,却倒逼企业向内死磕效率、向下扎根市场。

要点 蜜雪冰城 胖东来 泡泡玛特(代工厂布局)
自建/直采 5 大生产基地 80% 直采 国内 30+ 精密制造工厂
规模效应 全球 4.6 万家店 单店 SKU 直采规模 <100 盲盒单系列千万级产能
数据系统 端到端物流中台 可视化库存看板 IP 生命周期预测系统

👉 深挖河南如何把“成本、效率、质量”三个不可能的三角同时做到极限

城乡共富的飞轮

一条蜜雪冰城的柠檬冷链,让四川安岳县与广西横县的果农人均年增收 9000 元;胖东来的中央厨房,每年为中原县域输送 1.2 万就业岗位。企业不仅卖货,还以产业链下沉形成乡村振兴“加速器”。


义利豫商:让消费者、员工、农户都分到蛋糕

“留有余,不尽之福以还子孙”,康百万庄园这块匾,被写进了很多河南创始人的骨子里。

  • 张红超兄弟:2021 年郑州暴雨,一边门店受灾一边捐 3000 万;
  • 于东来:把净利润大头分给员工,平均月薪是同城商超的 1.5-2 倍;
  • 王宁:投资人评价他“从容、干净、不忽悠”。

当“诚信为本”成为组织的底层代码,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就从“买卖”升级为“信任代理”,复购率和社交传播指数级放大。


全球化 2.0:LABUBU 出海与“雪王”游世界

  • 2025 年 4 月,LABUBU 欧美销量同比暴涨 8 倍;
  • 蜜雪冰城哈萨克斯坦首店月营业额 43 万元,超预期翻倍,中亚、东南亚 12 国门店累计破 5000 家。

文化反向输出正在发生——国风 IP、汉字 logo、司马相如凤求凰联名曲,让海外年轻人“排队看中国”。
这让二级市场投资者重新估值:河南军团不只是区域红利,而是文化资产出口


常见问题与解答(FAQ)

Q1:为什么河南能诞生这么多个跨赛道超级品牌?
A:产业链纵深、农业资源、良心用工的共同底座,叠加“义利并举”的组织文化,形成了自我滚雪球的增长飞轮。

Q2:胖东来模式能否复制到其他省份?
A:核心难点是高比例利润分给员工、极致直采、本地超高密度仓储。跨省复制需重新打造供应链伙伴网络,难度高于开店本身。

Q3:投资者该如何看待蜜雪冰城的 4 元低价策略?
A:低价的真壁垒是自建种植基地+全球产能批发价,一旦规模效应达到临界点,竞争者再难烧钱跟进。

Q4:Z 世代会不会“长大”后就抛弃平价产品?
A:消费分层正在细化,理性消费是长期趋势。对价格敏感 ≠ 对品质妥协,品牌只要持续滚动“质价比”,生命周期反而会延长。

Q5:河南企业出海的护城河是什么?
A:中国供应链的极致效率 + 文化记忆符号化输出。如同麦当劳代表美国,雪王与 LABUBU 正在成为“中国 IP 商队”新名片


写在最后:下一站,如何把爆红变长虹?

河南军团用“性价比 + 产业链 + 豫商文化”完成了从 0 到 1 的关键跃迁。接下来,既要守住供应链的“慢”,也要迎战海外市场的“快”。
👉 点击这里了解中国消费全球化的投资新方向

下一杯 4 元的柠檬水会不会在巴黎铁塔下排队?下一次盲盒会不会在伦敦地铁被“露营抢购”?当河南不再只是“中原粮仓”,而成为全球消费创新的策源地时,或许我们才刚刚看懂这场“新消费河南现象”的全部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