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情速览:比特币距6.5万美元仅一步之遥
4 月 13 日,比特币指数大涨 6.34%,收报 63,540 美元。次日盘中又飙升至 64,748 美元——距离 65,000 美元关口只差“一口气”。截至笔者发稿,比特币稳在 64,488 美元附近,日内涨幅 2.05%。与此同时,以太币站上 2,370 美元历史新高;瑞波币单日暴涨 33%,触及 1.95 美元。
从关键指标看:
- 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全部同步刷新高点
- 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突破 2 万亿美元
👉 想了解此刻如何把握牛市波动?一键直达实时行情
史上最大币圈 IPO:Coinbase 让行情再“添一把火”
美国时间 4 月 14 日,全美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直接登陆纳斯达克,代码 COIN。不要小看这次 IPO:
- 用户数:5300 万认证用户,Q1 月活 610 万(环比 +117%)
- 交易额:Q1 交易总量 3,350 亿美元
- 收入:Q1 预估收入 18 亿美元,已超 2020 年全年
- 估值:稀释后市值约 653 亿美元,堪比纽交所母公司 ICE(680 亿美元)
Coinbase 几乎 96% 收入来自比特币与以太币的交易佣金。当两种资产暴涨,捧红最大的中心化交易所也是水到渠成。这场首发,被业内视为加密世界正式“敲开美股大门”的里程碑。
美图狂赚 1.86 亿元:公司买币有多狠?
美图(HK.1357)从 3 月 5 日开始,三笔交易豪掷 1 亿美元买入 比特币 940.89 枚 + 以太币 3.1 万枚,平均持仓成本分别为 5.26 万美元与 1,629 美元。截至 4 月 8 日浮盈明细如下:
币种 | 持仓价值 | 浮盈美元 | 浮盈人民币 |
---|---|---|---|
比特币 | 6,068 万 | +997 万 | 6,528 万 |
以太币 | 7,350 万 | +1,841 万 | 1.21 亿 |
合计 浮盈 1.86 亿元,相当于美图 2020 全年净利润的 3 倍。美图官方给出的理由简单而直白:
“加密货币具有充分升值空间,可分散现金储备的贬值风险。”
特斯拉+第九城市:从造车到挖矿的进击
- 特斯拉:年初 15 亿美元低调比特币持仓,如今浮盈逾 12 亿美元,比 2020 造车净利润高 66%。
- 第九城市:曾主打游戏的 9C,四个月连签矿机大单。总算力逼近 2.6 万台,美股股价三个月翻 6.5 倍。
可见,传统企业与加密资产之间的“跨界”已趋共识:硬件(矿机)、现金流(企业财库)乃至股权(股票)都指向同一标的——加密币。
矿工经济:何以一天进账 3 亿人民币?
最新链上数据(Glassnode)显示,比特币矿工过去 30 天日均收入 5,000 万美元。若拆分原因:
- 币价上涨:今年涨幅超 7.8 倍,直接抬升挖矿收益。
- 手续费 水涨船高:链上拥堵推高矿工手续费占比。
- 机构囤币:大型基金与上市公司不断把比特币从交易所“吸走”,矿工惜售意愿增强。
风险雷达:高波动带来的爆仓警报
狂欢背后,暗礁丛生。比特币家园统计显示:
- 24 小时:15.79 万人爆仓 11.08 亿美元(约合 72 亿元)。
- 单笔最大:某高杠杆头寸在 BitMEX 上被强平 1,000 万美元。
一夜间,财富来也匆匆、去也匆匆。杠杆玩家稍有不慎,便可能血本无归。
下一步:比特币还能涨多高?
多家华尔街机构给出“叹为观止”的目标价:
- 83000 美元:CoinCorner CEO Danny Scott
- 100000 美元:前城堡投资 CINO Michael Novogratz
- 400000 美元:彭博商品策略师 Mike McGlone
看涨逻辑集中在机构持续买入、比特币 ETF 可能放行以及法币贬值预期三大关键词。
FAQ:被反复追问的 5 个问题
Q1:普通人如何最低门槛参与比特币?
A:开通合规交易所账号,用银行卡买 10 USDT 就能开始,但建议先学习“冷钱包”知识确保资产安全。
Q2:比特币与以太币的最大区别是什么?
A:比特币主打“价值储藏”,总量恒定;以太币更偏向数字经济底层平台,功能多、升级更频繁,目前支持 2.0 质押收益。
Q3:企业买币会不会成为“财务炸弹”?
A:若把大比例现金换成加密资产,短期能带来收益弹性,但监管、价格波动也会放大利润表波动,现金流管理需极为谨慎。
Q4:矿机布局真的是“躺赚”?
A:矿机是重资产,电价、政策、全网算力皆可能影响 ROI。眼下虽利润高,一旦出现深度熊市或国内政策趋紧,回本周期会大幅拉长。
Q5:有没有必要担心监管“晴天霹雳”?
A:续航力取决于各国监管框架是否落地。美国拟对 3,000 美元以上数字钱包交易强行身份验证;Powell 主席直言“加密货币价值无锚”。投机仓位不宜过重。
写在最后
当比特币站上历史高位、交易所敲钟上市、上市公司化身“囤币机器”,这场看似全面的狂欢实则站在政策与风险的双刃尖上。
勇敢者的游戏永远诱人,冷静的投资者更懂得在狂欢与监管阴影之间寻找 风险收益比 的平衡点。